得益于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进一步深化对医疗行业的赋能,让人们对未来医疗产生更多期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GE医疗中国发布爱迪生生态2.0,进一步扩大数字医疗“朋友圈”,从10家人工智能科创企业扩展到36家数字医疗创新合作伙伴,丰富人工智能应用在医疗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未来将联合更多合作伙伴,推动数字医疗技术和场景的深度融合。
以数字化技术推动精准医疗
作为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药物诊断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创新者,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GE医疗以爱迪生生态为基础,带来一系列包含智能设备、智能临床、智能管理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以便在不同医疗场景下,赋能医生做出更高效和更精准的诊疗决策。
事实上,一直以来医疗都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领域,从过去的病历书写、报告生成、病例归纳等初级辅助,到如今的辅助决策、药物挖掘、精准医学等深度赋能,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方向,都已经有诸多成功实践。
GE医疗全球副总裁、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表示:“此前GE医疗发布的《2023创想健康新未来》调研报告揭示了预测、预防和精准医疗,智能互联技术,利用大数据等六大医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显示出当前医疗系统所面临的从业人员过度疲劳、医疗系统缺乏技术互操作性、新技术新能力学习和医疗服务可及性不足等严峻挑战。但挑战也意味着机遇,创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应对医疗挑战、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推手。”
近年来,我国已逐步把数字中国、数字化应用转化融入“十四五”规划,加速推动“普惠民生”为核心的数字医疗,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体系,助力传统医疗行业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升级,实现更精准、更智能的数字医疗服务模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GE医疗爱迪生生态2.0拓展辅助筛查在身体上的应用范围,扩大AI从增强影像到提升超声规范化操作水平再到智慧手术室应用的服务领域,从单一合作模式至共研共创,全速推进诊疗一体化进程。
张轶昊表示:“相较于其他调研国家,我们也有幸看到中国医患对人工智能的信赖度更高,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国各医疗场景的赋能更是一项有效实践。GE医疗中国将把握这一契机,加速数实融合的无界创新,以更人性化、更灵活的医疗服务,共创无界的医疗,关爱每个中国人的生命重要时刻。”
据悉,升级后的GE医疗爱迪生生态2.0,将继续以爱迪生数字智能医疗平台为基础,联合更多合作伙伴,推动数字医疗技术和场景的深度融合。此外还将进一步打通患者诊疗路径。从CT、MR等医学影像增强、AI辅助诊断延伸到超声AI再到基于影像的智慧手术室应用,加速诊疗一体化能力建设,助力临床端到端智慧发展,给出更好的服务。
GE医疗方面表示:“合作模式的创新也将赋能生态伙伴发展。相较于传统的供给模式,GE医疗将更注重与合作伙伴的共研共创,以协同创新深化数字医疗产业发展,解决医患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满足患者对更便捷、更可及、更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AI成果走进“应用场”
事实上,软硬件的协同发展的核心目标在于,促成更多的AI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进“应用场”。
为此,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GE医疗带来了多款创新医疗设备、数字化医疗产品及解决方案。
其中, 与生态伙伴的最新合作成果——首款乳腺超声动态实时智能分析系统首次在展会上亮相,该产品以超声动态AI作为技术支撑,相较于传统乳腺筛查和报告速度提升15%,检测全面性提升3-5%,准确率提高8%。
据了解,为尽早发现乳腺癌,不少国家已实施大规模乳腺筛查计划。但即使是专业医生对乳腺X线影像的分析准确率仍存较高不确定性,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现象,由此产生的诊断结果会造成患者的焦虑和不必要的侵入性诊断程序。
超声AI动态实时智能分析系统,借助全切面综合分析、病灶及分析结果自动储存、并一键生成指南级超声结构化报告等功能,将使超声检查在乳腺疾病的早诊早筛中更普适、更便捷、更精准,也能助力提升超声医生规范化操作水平,降低因经验不足导致的漏诊误诊。未来GE医疗将在旗下的全身超声系列产品中加载该系统,为中国女性乳腺健康保驾护航。
此外,此前发挥关键作用的“深度天眼”技术和针对门急诊大流量影像检查需求的先行CT等硬件设备也成为GE医疗针对不同临床需求的国产创新代表作。在全球实现广泛应用的“深度天眼”系统获得了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奖项——SAIL奖。这也是GE医疗继2021年的技影随行影像质控平台以及2022年的Edison爱迪生医学影像开发和应用平台后,第三次斩获该奖项,不仅展现了GE医疗在AI领域的持续投入与丰富实践,更是GE医疗践行共创、互赢生态理念的有力证明。
GE医疗方面表示:“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促进医疗AI开放共享,助力创新企业成长,是GE医疗数字医疗生态布局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也是对升级后的GE医疗中国战略‘全面国产、无界创新、合作共赢’在行动层面的切实响应和落地呈现。”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