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下眉头 “调”上心头

来源: 中国劳动保障报2023-07-07 11:49:15
  

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外景。

近期,按照人社部在主题教育期间开展“人社青年攻一关”“人社青年献一策”活动和“做一周基层人社人”调研实践活动的安排,中国劳动保障报社组织青年干部深入基层、园区、企业、院校进行蹲点调查。本期刊发的是本报青年干部深入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围绕当地调解仲裁工作创新亮点、调解仲裁队伍建设等采写的深度报道。


【资料图】

◀在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立案大厅窗口,立案员正在接待群众。

▼在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立案大厅法律援助室内,律师正在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

▶在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中心“云庭”调解室,调解员张红梅正在开展调解。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叶海晨摄)

广东深圳,一座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崛起的城市。

深圳是创新创业的热土。当地民营企业众多,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劳动者法治意识强,劳动纠纷数量始终处于高位。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当地调解仲裁部门干部发扬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创新工作方法,取得了许多亮眼的成绩。

近日,记者走进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关注立案大厅、调解中心、仲裁庭里的冷暖;深入街道、社区、企业,探寻基层调解的人和事。

立案大厅:

劳动关系纠纷多发诉求在此被受理

立案,是接收劳动者诉求信息的第一道流程。

6月8日下午,刚过两点,位于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一楼的立案大厅陆续有劳动者进入。

“我今天来,是希望公司能支付两年工资、返还我垫付的社保费。”在立案大厅大门旁的自助区,章女士正在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在线服务平台录入自己的信息和诉求。

章女士身前放着一张纸,上面整整齐齐地写着各项待遇的名称、计算公式和金额。“我在旅游公司做了十多年签证业务,在准备材料上从来不会犯错。”对录入信息,章女士很自信,“不过,更多人不了解要申报哪些信息。所以在立案大厅摆设几台电脑挺好的,群众可以过来录入,有不懂的可以问工作人员。”

十几分钟后,章女士就填完了所有内容,准备到窗口提交纸质材料。

“我们以纸质材料为准。如果网上服务平台缺少纸质材料的信息,立案员会在平台上把信息补充完整。”立案窗口负责人杨伟才介绍。

立案窗口前,坐着7位立案员。

戴先生坐在了6号窗立案员邢丽莹面前。邢丽莹熟练地点开下拉菜单里的诉求名称,输入金额……几分钟后,邢丽莹就将戴先生的诉求信息补充完整。

据了解,立案员要准确录入企业的名称、职工的诉求,从早忙到晚,工作压力大。“每天来窗口立案、咨询、办理业务的人特别多,有时连起身喝杯水的时间都没有,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强度。”邢丽莹笑着说。

“您需要法律援助吗?”邢丽莹麻利地整理好戴先生的纸质材料,习惯性地问。“需要。”“回执单请收好,前往援助室联系律师。”

在不大的法律援助室内,坐着3位援助律师。求助者来来往往,记者想挪动一步都十分困难。

前面一位求助者刚走,某电子元件厂职工小朱就坐在了援助律师罗玉华面前。

“没有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想和公司确定劳动关系,请问需要什么材料?”小朱问。

“您有什么材料?”罗玉华问。

“只有微信工资转账记录。”

“先把聊天记录打印出来……”

帮小朱办完手续,罗玉华稍微松了一口气,这已经是她当天接待的第30位咨询者。“我每天要接待几十位甚至上百位劳动者的咨询和援助请求。”罗玉华说。

为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是立案大厅法律援助律师的职能之一。许多援助案子,都和劳动关系认定有关。

深圳市法律援助处驻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工作站负责人顾良山介绍:“援助站建立了一个拥有42名律师的专家库,他们都从事劳动事务法律工作超过5年了,会定期来为求助者提供免费法律援助。”

下午6点,立案大厅送走了最后一位劳动者,立案员们仍在整理下午收集的资料。之后,他们要将资料送到调解中心……

调解中心:

线上与线下同步喜悦和遗憾并存

在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二楼,3间调解室、一个等候区,是调解中心的工作场地。

“我们出具的调解书的法律效力等同于裁决书的法律效力,只要你认可调解金额,拿到调解书、不走仲裁程序对你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记者走进调解中心调解室时,调解员金浪飞正在为某建筑公司职工杨先生和企业代理人解女士进行调解。最后,企业同意支付拖欠杨先生的4.5万元工资。

“你们双方坐在沙发上再确认一下调解书内容……”

话音刚落,某私立医院职工冯女士就急匆匆走了进来,情绪有些烦躁。

冯女士认为,单位拖欠上班期间工资和年休假期间工资36910元。“我们查到的是33305元。”单位代理人提出了不同看法……

这时,杨先生和解女士也完成了最后的确认。红章盖下,一件案子调解成功。

“调解员的工作很高效。”离开调解中心时,杨先生笑着说。解女士也很满意:“调解员会主动与我们对接,服务很好。”

这时,冯女士和单位代理人也就36910元的金额达成了一致。

办完手续后,冯女士快步离开了。

“和谐的调解氛围比较普遍。但也有一些申请人会带着情绪,对他们的诉求和心情,我们都能理解。”金浪飞说。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金浪飞说得口干舌燥,吴艳芬则不停地徘徊于电脑和打印机前。传数据、输入地址、打印文书……这一套流程,她已经数不清每天要做多少次。作为兼职调解员的管理人员,吴艳芬还需要对接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100多名兼职调解员,指导监督他们在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在线服务平台及时做好调解笔录,协助调解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案件调解成功后的相关对接。

有了线上系统,调解方便了许多。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搭建集申请、庭审、送达、签署、查看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在线服务平台。平台具有对内(工作人员)和对外(群众)功能,通过PC端和移动端提供便捷服务。

在调解中心等候区,有一间小屋--它是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搭设的“云庭”调解室、庭审室。

一天下午,当事人李先生约调解员张红梅撤诉。

张红梅走进“云庭”,打开庭审“微仲裁”平台,选择“案件列表”,点击“案件详情”,进入庭审会议。

“出示一下您的撤回仲裁申请书,您现在向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撤回仲裁申请是吗?双方已经签订和解协议了是吗?”

得到对方肯定的答复后,张红梅让李先生把撤回仲裁申请书拍照上传到“微仲裁”平台后便可下线。整个撤诉过程仅用时一分钟。

来自坪山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会的杨强骏是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一名兼职调解员。

6月8日上午10点,杨强骏打开仲裁在线服务平台,录入申请人的诉求并导入短信告知模块,由系统自动发送短信给用人单位负责人。

约半个小时的时间,杨强骏就发出去四五条短信。有些企业收到短信会怀疑是假消息,杨强骏还要打电话确认,并应企业要求出具正式文书,之后开始调解。

“最开始以为调解就是和企业、劳动者坐在一起面谈。后来发现并不是,很多调解的案子,都是企业拿出一个调解方案,我再联系员工。员工若同意,我就带着双方一起商谈签订调解书。若不同意,我再和企业沟通,或者企业和员工内部协商。”工作4年,杨强骏对调解工作有很深的认识,“调解需基于双方自愿。有些当事人执着于要‘争口气’,不肯接受调解,有些案子可能因双方只有很小金额的分歧导致调解不成功,但实际上调解才是解决纠纷的最佳方式。”

电话调解,是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老牌项目。彭耀娣做了20多年仲裁员、调解员。每天,她要打无数个电话,反复和当事人、企业沟通,缩小分歧。彭耀娣说:“许多案子涉及劳动关系解除和赔偿金、补偿金纠纷,企业和职工闹得很僵。”

记者在蹲点期间了解到,若企业和员工存在较大分歧则很难调解成功,但是调解成功的案件也很多。“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只能转入仲裁审理阶段。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调解,成功调解案件也会让我们很有成就感。”调解员们对调解工作始终保持很高的热情。

仲裁庭:

辛勤付出扛重任公正裁决见担当

调解中心旁边有一条通道,通道两旁分布着14个仲裁庭室。时不时会有人从庭室进出。

6月9日中午12点,胡娴婧结束了一场长达两个小时的庭审--4位申请人要求公司支付最近3年的年终奖。

庭审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根据案件情况,胡娴婧需要公司提交几年前的工资发放情况。“我要看公司之前是否发过年终奖,以排除当事人可能存在的虚假陈述行为。”但公司代理人手头没有这份材料。“三个工作日内可以提供吗?”“可以。”

记者了解到,对于案件的进度和所需要的证据材料,仲裁员会根据法条、办案经验去把握一个度。如果把握不了,会提交仲裁委讨论。

在深圳,有一支180多人的兼职仲裁员队伍。他们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周末到市仲裁院开庭,为维护公平正义、守护法律尊严、普及劳动法律知识贡献着力量。

6月10日是星期六,仲裁庭人来人往。

“现在进行质证,先请被申请人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据发表质证意见。”这是兼职仲裁员陈耀飞在审理一起劳动纠纷案件时发生的一幕。

陈耀飞是一名律师,做兼职仲裁员10年了。“我每周末都会来开庭,每年要审理100-200件案子。”陈耀飞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状态。

“你怎么能涂改文书呢?这是对法律的不尊重。重新打印一份吧。”

兼职仲裁员王雪在审理完张女士诉原单位的欠薪案后,书记员闫然请张女士对文书内容进行确认并签字,没想到发生了令人意外的一幕。

记者看到,张女士面前摆着两本关于劳动仲裁的书籍。“有不少申请人坚持自己的观点,还会自学法律法规,但不了解法条的具体应用。这需要我们在庭内外开展普法宣传。”王雪说。

经过对立案、调解、仲裁3个业务流程的采访,记者深深感受到,仲裁员肩上的压力最大。他们需要根据庭审当事双方的诉求、举证和答辩,运用法条,合理掌握尺度,作出公正裁决。正如曾做过立案员的仲裁员程星奇所言:“立案员接收申请材料,仲裁员则需要作出裁决,裁决结果将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益和利益,责任会更大。”

一天上午,记者走进第六仲裁庭,仲裁员刘锐和书记员吴甜甜正进行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我们是速裁庭,办理的都是诉求较少、涉及金额较小的案子。今天上午准备审两件案子。”刘锐说。

第一场庭审要审理一件涉及工伤赔偿的案子。庭审期间,刘锐详细了解当事双方对涉及劳动关系确认、工伤认定、工资计算方式等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的认可情况。

20分钟后,庭审结束。之后,刘锐将作出裁决,吴甜甜负责送达裁决书。

“忙忙碌碌。”提到对工作的感受,刘锐脱口而出。“每周5个工作日,我有4天要参与审理20件案子,进行庭审记录。另外1天专门进行核裁决、打码归档、接听电话、邮寄材料、补齐证据等工作。”吴甜甜一边说,一边拿出第二场庭审当事双方提交的证据……

几天的旁听,记者注意到一个普遍现象:仲裁员们的语速都非常快。

“我一周要开20个庭,因此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庭审。”刘锐说。

高强度的工作,源于近年来案件量激增。为了分流案件,深圳市充分发挥基层调解力量。

基层调解机构:

多部门共同配合大调解落地生根

在深圳,基层调解力量主要分布在街道、社区和企业。

“有纠纷,找忠哥,省时省力不花钱。”如今,在龙岗区宝龙街道,只要一提起“忠哥”,没有劳动者不知晓的。

忠哥,本名邱伟忠,是宝龙街道龙新社区“忠哥调解室”创办人。

走进调解室,记者注意到,调解员身上佩戴的上岗证,是区司法局和区人力资源局联合颁发的。

“调解室是司法局支持建立的,工作中得到了人社部门的支持。我们调解的案子,有6成是劳动纠纷的案子。”邱伟忠说。

在深圳,基层调解很多案子涉及多个部门。比如工程项目的劳动纠纷,涉及劳动仲裁、水务、建筑等多部门,需要多部门共同完成调解。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将大调解理念深深融入基层纠纷处理之中。

6月9日下午下班前,记者见到龙岗区人民法院坪地街道派出庭法官张智强正在整理一天的资料。“当事人不服仲裁结果,就会上诉到法庭。”张智强说。为了方便劳动者维权,当地法院直接在街道设立法庭。

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推行劳动争议“调援裁诉”深度衔接机制改革,构建一站式劳动争议处理新格局。在该机制中,调解环节介入争议处理最早,是“第一手段”;实行调解前置,将调解贯穿于各个环节;综合人社局、法院、司法部门、街道、社区、企业等多元力量,全程化解纠纷。这一系列举措,既有利于将纠纷及早化解、让劳动者尽早维权,也减轻了各部门工作压力。

解决纠纷,不如避免纠纷出现。

对兴日生有限公司企业调解委员会负责人朱群英来说,前端预防和调解,是企业调解室最重要的工作。“我们经常向职工宣传法律法规,遇到纠纷就耐心解决。社区也给我们很大支持。如今,企业很少发生劳动纠纷案件。”朱群英说。

与朱群英有同样感受的,是新联兴精密压铸有限公司经理胡岸彬。在福永街道智美汇志劳动争议调解室的沙龙课堂里,胡岸彬与记者侃侃而谈:“我经常来参加沙龙,童老师会带着我们一起分析劳动法案例,掌握法律条文。回到企业后,我会向职工宣传,让劳动纠纷可防可治。”

胡岸彬口中的“童老师”,是该调解室负责人童定国。他将调解室建在智美汇志5G数字产业园内。6月12日下午,记者走在园区里,看见不少主播正在店里直播带货。“我调解过不少主播与平台的劳动纠纷。我还会利用园区里的5G信号,开展线上政策培训,为劳动者进行线上调解。”童定国说。

利用互联网开展调解,已成为基层调解的常态。在龙岗区,劳动者可以通过区人力资源局开发的“劳资纠纷一码通”进行投诉。受理中心将投诉案件就近分派到街道受理中心,街道再将案件分派到社区,非常方便。

去年1月至今年6月,深圳市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3.6万件,涉及34.9万人,近年来的调解成功率超过75%,累计结案率超过95%。

调解仲裁的暖风如深圳湾上的海风,吹散了劳动者心头的阴霾,吹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晴空,助力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船持续远航。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