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矿变绿记

来源: 新京报2023-08-17 22:05:27
  

北露天煤矿 图/受访者供图

2023年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今年全国生态日的活动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批矿山企业为了实现矿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不仅走出了一条资源集约、安全环保、科学高效、绿色发展的新路,练就了从“绿”中掘金的本领,也更好地解决了矿产资源供需矛盾、资源开发与环境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走进国家电投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北露天煤矿的生产现场,目之所及皆为绿色,长势喜人的草木,沙棘、紫花苜蓿、小叶锦鸡儿等植被遍布成片。而这曾于2018年被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点名批评:违法侵占破坏草原,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如今,这些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曾经裸露的科尔沁草原重新“披上绿装”。2021年1月,霍林河煤矿生态修复治理,倾力打造北方高寒地区绿色矿山标杆的做法和经验,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列为“督察整改看成效”典型案例,向全社会推广宣传。


(资料图)

北露天煤矿北排土场生态修复前后对比图 图/受访者供图

从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点名到成为生态矿山样板,霍林河露天煤矿经历了什么?日前,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走进霍林河露天煤矿的生产现场,探寻霍林河露天煤矿的蝶变之路。

实探:霍林河露天煤矿绿色“蝶变”

霍林郭勒市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在科尔沁草原腹地,是一座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新兴工业城市。霍林河露天煤矿是我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富足的煤炭资源拉动了霍林郭勒市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曾造成了生态治理的“欠账”。

2018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霍林郭勒市实地督察期间发现,霍林河露天煤矿区存在生态恢复治理面积不足、违法征占用草原等问题。面对上述问题,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作为责任主体“照单全收”,确立了“一年大变样,三年彻底整改,打造我国高寒地区绿色矿山标杆”的整改目标。

霍林河南露天煤矿,一辆百吨级无人驾驶自卸车正在装车 图/受访者供图

日前,记者来到国家电投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北露天矿和南露天矿矿区。一望无垠的葱翠,长势喜人的草木,沙棘、紫花苜蓿、小叶锦鸡儿等植被遍布成片。纯电动矿用自卸车、百吨级无人驾驶自卸车和大型运输车在矿区往来穿梭。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煤炭部主任冯树清介绍说:“我们提前实现了‘一年大变样、三年彻底整改’的工作目标,今年修复工作力度不减、标准不降,计划投入资金2.46亿元,将完成新增矿山生态修复面积近10000亩。”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还看到附近有不少小动物闻“绿”而来,栖息在排土场。“矿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现在这里成为不少野生动物的家园,你看,咱们的老朋友翘鼻麻鸭和黄脚银鸥又回来啦。”正在巡视草木长势的内蒙古公司北露天煤矿生态环保部副主任杨国华感慨道。

如今,内蒙古公司所属的南露天煤矿、北露天煤矿、扎哈淖尔露天煤矿、白音华二号矿、白音华三号矿全部达到国家级绿色矿山标准。不久前,北露天煤矿还迎来首批游客,来自大连市的26名游客到矿上生态修复治理区参观,目前北露天煤矿已经成为霍林郭勒工业旅游的一个景点。

思想+技术+资金,成为生态矿山样板

从被督察组点名到成为生态矿山样板,国家电投北露天煤矿矿长、党委副书记刘敬玉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最关键的还是思想认识的转变。”2018年起,北露天煤矿专门成立了生态环保部,负责矿山生态修复、节能减排、危废管理等工作。

据了解,在生态恢复治理过程中,北露天煤矿主要采取“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技术路线,实施六项治理措施,种植紫花苜蓿、披碱草、沙打旺、无芒雀麦、羊草、榆树、沙棘等16种先锋植物,实施覆土整形、供水系统、水土保持、土壤改良、植被重建、浇灌系统六大修复治理工程,摸索出一系列解决高寒地区生态修复难题的有效治理措施。

矿山修复也离不开资金的保障。根据此前督察组的调查,2017年, 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北露天煤矿用于草原生态恢复的投入是“1分钱/吨煤”。

2020年,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内自然资规〔2019〕3号)规定,煤矿企业按照计取基数5.5元/吨,非煤矿山企业按照计取基数2元/吨等系数提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费用。

刘敬玉告诉记者,“我们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专户,按照1000万吨/年的产能,现在的标准是一吨煤提取9块5毛钱,也就是说一年提取9500万元专门用于排土场的生态恢复治理,专款专用。”

数据显示,目前北露天煤矿已累计提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3.7亿元。累计生态修复治理面积11142亩(含坡面),投入治理资金1.8亿元。排土场到台阶的治理率达到100%、地表腐殖土利用率达到10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了95%,植被覆盖度达到90%。

“智慧矿山”插上“科技之翼”

对于老矿而言,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打造绿色产业企业才是未来发展趋势。

2022年底,国内首例排土场风电机组“落户”北露天煤矿,平均年发电量可达1166万千瓦时,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586吨。

在全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同时,内蒙古公司依托“5G技术”运用无人机巡检、百吨级自卸车无人驾驶、挖掘机远程控制系统,逐步实现了“少人、无人、机械换人”的智慧安全高效开采新局面。

远程遥控挖掘机 图/受访者供图

记者在南露天煤矿的挖掘机远程控制调度室里看到,工作人员通过高度还原的实体操作台与6块高清显示器,便可对一台7公里外的WK-12C挖掘机进行远程遥控作业,前进、后退、旋转,挖料、装车,一系列动作如同有人在驾驶室内操作一般。

“下一步,我们将对照国家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建立更加优质高效的生态修复长效机制,编制更加科学完善的地质环境治理规划,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推动我国能源行业向安全、高效、经济、绿色与可持续的目标发展贡献央企力量。”内蒙古公司煤炭部主任冯树清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赵方园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柳宝庆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